由於母奶過剩,加上找不到別人給,就這樣開啟了做母奶皂的動機...
現在網路資訊發達,要做什麼在網路上查ㄧ查就好了,雖然會有瑕疵,不過只要不恥下問,加上擁有實驗精神一定會成功的,我期待...
目前只做了兩次,第一次作品只有椰子油和棕櫚油,所以只能當家事皂,第二次改變比例及增加其他的油,應該會成功吧!一個月後我再來試試,由於紹的手很粗糙,大家都說剛做好的皂不要去摸到,很傷手,但是紹已經有嘗試拿來洗手了,可以知道兩次做的皂有何差別,第一次的清潔力極佳,洗完手超乾,第二次洗完的感覺比較接近一般肥皂洗完的感覺,不過我們家異於常人的老公不是隨便的人可以模仿的,還是等我體驗吧......
每次要手作東西我家老公絕對會發揮極大的資源再利用的能力!
我們第一次的母奶皂的先前準備是上網查做法和老公的自由發揮,他呢利用他既有的化學知識做了第一次的皂,由於橄欖油價格偏高,節儉的老公就只買了椰子油和棕櫚油,還有氫氧化鈉,他說反正肥皂就是指利用油和氫氧化鈉的反應出來的,所以甚麼油都可以啦,只要不要太鹼性就可以,偏偏就是功課做的不足,加上人就是要從失敗中學習,只有這兩種油的話,竟然打皂只需要五分鐘,而做出來的皂清潔力很強,使用後皮膚會很乾,所以只適合我老公這種粗皮膚的人,不然就是拿來洗衣服啦,經過朋友熱心的在網路指點,加上功課做了比較多之後就馬上再隔天又做了第二次的母奶皂
以下就是做第二次母奶皂準備的材料:
油:橄欖油、椰子油、棕櫚油、大豆油
母奶
氫氧化鈉
精油:香樟精油
據朋友指導加網路資訊,手工皂裡各種油的比例很重要,像椰子油不能超過總油的18%,椰子油和棕櫚油加起來的比例不難超過40%,另外在網路上可以輸入手工皂計算網頁,輸入各種你想使用的油的重量,最後他就會跑出這次你該使用的氫氧化鈉的重量,再使用氫氧化鈉的三倍的母奶下去混合,至於為何三倍我不是很清楚,這是朋友提供的。
實際操作時的工具則發揮我老公資源再利用的能力,利用奶粉罐當鍋子將母奶和氫氧化鈉混合,我們母奶怕高溫所以全程要在25度以下,所以我們奶粉罐一直擺在水裡,水中還擺了冷凝,以免化學作用時,溫度上升破壞母奶的營養,一次一點點將氫氧化鈉加入,待全部融化後,再和需要使用的油混合
由於有固體的油,所以我們有瓦斯爐加熱,溫度不超過60度,以避免油壞掉,另外要要隔水加熱喔!待油的溫度降到與鹼奶差不多,網路上時說相差10度,反正就是越低越好,慢慢加入,我老公則是一次慢慢加入,朋友則分四次加入,每次加入要一直攪拌10分鐘,我老公一次加入的又是很快的達到美乃滋樣,很奇怪,而分批加入的則要打的很辛苦,至於有何差異待一個月後揭曉
三天後老公有把它切開,現在正在晾皂,要放在陰涼處,期待一個月後~~
留言列表